Career Advice 名家分享

【物理自療】分析跑姿 制訂適當治療

上一期提到,做Running Assessment 跑步姿態分析時,先要跑者提供基本資料,再標記 Bony Landmarks﹙特定骨性標誌﹚,然後由背面和側面觀察,跑者的姿勢等事前準備。今期將繼續講解,如何進行這個分析。

完成上述的程序後,我們也會準備一部Action Cam,放在跑步機後面及側面,作慢動作拍攝。第一步跑者需要赤腳上跑步機,進行跑步測試,先循序漸進地加速,觀察跑者由靜態到動態上的改變。第二步跑者穿回常用的跑步鞋,同樣循序漸進地加速,從背面和側面觀察跑姿,屆時物理治療師會留意跑者以下問題:

1.跑步時肩膀會否一高一低?

2.跑步時左右擺手是否對稱?

3.跑步時盤骨會否過分前傾?

4.跑步時脊骨有否足夠旋轉?

5.跑步時會否主要參與動作的肌肉﹙原動肌﹚,沒有發力,產生代償現象去完成動作?

6.跑步時會否只有上下垂直活動,而缺少了前後的活動?

7.跑步時會否左搖右擺?

8.跑步時會否左右用力不均?

9. 跑步時會否不協調,左右的速度不一?

10.跑步時左右腳落地會否力量過重?

根據我們的觀察和臨牀測試,得出一個結論,針對性了解跑者的問題,例如:為甚麼跑步時膝蓋痛、為甚麼跑半小時後就疼痛、是否曾經關節或肌肉受傷,令到擺動和旋轉幅度不足。

一般來說,我們會建議三個方案給跑者,第一就是轉介給其他醫護人員作檢查,如果從跑步姿態分析中,不能了解疼痛的原因,有可能需要轉介給專科醫生,作進一步醫學評估,如進行磁力共振和X光檢查。

第二就是進行物理治療,若某些痛症或炎症問題,是因為肌肉過份繃緊,物理治療師會利用電療和針灸,增加局部血液循環,幫助過緊的肌肉放鬆。

最後就是建議跑者,進行運動療法,教導他們日常做一些訓練,改善痛症情況,包括做伸展運動,增加身體活動功能和活動幅度,也會建議鍛鍊核心肌群,因跑步需要上斜、下斜和轉向,擁有穩定的核心肌群,可令跑者跑步時事半功倍。此外,跑姿上亦提醒他們需注意的地方,例如:留意腳底著地點、或跑步時增加左右手擺動的幅度等問題。一段時間後,再檢視痛症問題有否改善。

當運動專業化時,其實需要抽絲剝繭地了解,如何幫助一個運動員進步,希望下一次再有機會與大家分享這個課題,一連三期的跑步姿態分析已經完結,下一期將會有另一個系列,大家不要錯過。

( 物理治療─第112期 )


以上文章刊於《招職》。